一、病原(Etiology)

    本病的病原為一原蟲(Protozoon),由Hepatozoon canis所造成的犬隻血液疾病。

 

二、構造(Structure)

    常見配子體在單核球及嗜中性球細胞質中,呈長圓形,大小約8~12×3~6μm。配子體的細胞質以Giemsa染色呈淡藍色,細胞核呈暗紅色,由一層莢膜裹住,由白血球破裂後進入血液中。增殖體在血液中不易與血小板(Platelet)區別。

    本原蟲在宿主(Host)中有兩型,第一型在宿主中具有所有各期,如merontsgamontcyst;另一型只生成囊包(cyst),由sporozoites進入宿主,再生成meronts

 

三、生活史(Life cycle)

    其生活史類似球蟲(Coccidial)。增殖期在骨髓(Bone marrow)、肝臟(Liver)及脾臟(Spleen)等處進行增殖,共有數型增殖體。第一型生成小量(通常有三個)的大型分生子;另一型生成大量的小型分生子(merozoites);中間型則生成中型分生子與大型或小型的分生子。小型分生子再進入白血球內,生成配子體。本病的媒介為褐色犬壁蝨(Rhipicephalus sanguineus)。犬壁蝨的蛹及成蟲均能感染,在壁蝨的血腔中生成卵囊(100μm),內含30~50個胞子囊(15~16μm),胞子囊內各含有16個香蕉型胞子體與殘留體。犬吃下壁蝨後而感染,通過腸壁,經淋巴液或血液到骨髓、肝臟、脾臟、肺臟或是肌肉的吞噬細胞或內皮細胞,生成Merogony

 

四、宿主(Host)

    犬、貓、狼、狐狸、獅子及豹等。

 

五、臨床症狀(Clinical Signs)

    病犬有不規則發燒,進行性消瘦、下痢、厭食、脾腫大、肝腫大等。有些狗會有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由於貧血會有黏膜蒼白,許多病犬都可看到眼鼻分泌物。

 

六、診斷(Diagnosis)

    確切的診斷(definitive diagnosis)是要在Giemsa或是Leishman’s染色的血液抹片中見到嗜中性球及巨噬細胞內有gamonts,或是在肌肉的生檢(biopsy)中見到肝簇蟲。

    血液學血清生化學方面,可見到嗜中性球性白血球增加(Neutrophilic Leukocytosis),約20,000~200,000 cells/μL,且伴有核左轉(left shift),嗜酸性球增多症(eosinophilia)、再生性貧血(regenerative anemia)、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低葡萄糖血 (hypoglycemia)及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KP)及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 CK)均會升高。

    尿液檢查方面,尿比重增加( >1.050),中度至大量蛋白尿(proteinuria),中度酮尿,尿渣中可見到紅、白血球。

    白血球中寄生蟲數目多在1~5/100白血球。一個嗜中性球細胞質中以一個小配子體最常見。

    X光檢查中可見到骨膜增殖( 股骨、脛骨及腓骨),小於1歲以下犬隻病變最明顯。

 

七、治療(Treatment)

以下藥物可以治療肝簇蟲感染:

Trimethoprim–sulfadiazine ( 15 m g/kgq12hfor 2~4 weeksPO)

Pyrimethamine ( 0.25 m g/kgq24 hfor 2~4 weeksPO)

Clindamycin ( 10 m g/kgq8hfor 2~4 weeksPO)

退燒藥,如aspirinphenylbutazone。另外也可以使用對症療法及支持療法。

 

八、預防(Prevention)

  還沒有證據可證實H. canis可以感染人類。壁蝨的控制才是預防之道,定期清除犬隻身上的壁蝨,環境衛生也要定時清理,避免壁蝨有躲藏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yu12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