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幾部以寵物為主題的電影上演,劇中的動物們每個都聰明又可愛,因而開啟了寵物的飼養風潮以及大眾對寵物的喜愛,相對的也使寵物相關的行業蓬勃發展及熱絡了起來。但好景不長,隨著熱潮的減退在街上可見到許多有名的流浪犬,前陣子更聽到許多駭人的虐待動物及繁殖業者將寵物集體丟棄等新聞。作為ㄧ位獸醫師的我聽到這些消息實在是痛心疾首,每天都與這些寵物們相聚一起,生、老、病、死時常上演,有些主人對於寵物的關心及照顧不亞於對待親人一樣,有些則把牠當成畜生般的對待,毫無動物的尊嚴可言。許多的畜主都會喜歡追隨著流行去飼養寵物,但這些寵物真的適合您嗎?當您決定要加入愛犬、貓人士的行列時,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於種類繁多的寵物種類當中,挑選一隻真正適合您的寵物。在選購之前,全家人必須就飼養環境、購買預算、家中成員年齡、照顧時間多寡、功能需求等條件好好的討論與考慮,如此才能理智地挑選出真正適合全家人的狗伴侶。養寵物最忌諱因一時衝動或盲目追求流行,未經審慎思考而匆忙下決定;一旦新鮮感消失,才赫然發現寵物並不適合您的家庭,這對寵物或您都不公平,許多流浪犬的問題亦由此衍生而出。

    在寵物和空間的考量上,首先畜主必須決定寵物是飼養於室內或戶外,以決定寵物體型大小。大致而言小型犬可養於室內、中大型犬則適合養於屋外,有庭院可供其活動;大型犬對不受歡迎的入侵者有嚇阻作用,但也會驚嚇一般的訪客。大型犬購買及飼養費用高,一旦長大,牠需要大量的運動,比較不適合居住在市區中心者飼養,更不適合住在公寓大樓或無庭院者飼養,市區夜間溜犬也不甚適宜。小孩常會被大型幼犬撞倒,許多高齡老人討厭大型犬。大部份大型犬長大後會比較文雅,也會注意照顧小孩。因為大部分的中、大型犬需要充分的活動空間和運動量,因此較不適宜養在室內,否則畜主需要抽出許多時間陪寵物到戶外運動,大小便的清理也較麻煩;相反的一般小型犬或玩賞犬活動量小,大小便易清理,且對外在環境的抵抗力低,較適合飼養於室內,例如吉娃娃、瑪爾濟斯、約克夏犬等。小型犬或玩具犬不太需要運動,但小型犬之骨骼相當脆弱,小孩常會造成犬隻之嚴重傷害,需多注意。

    在飼養管理上來說,小孩是比較容易受到狗狗的攻擊,因為小朋友的聲音比較尖銳且體型較小,見到狗狗時因為驚嚇或是興奮就奔跑或哭叫,反而刺激狗狗獵殺及追捕的本能,進而攻擊小朋友。狗狗的不友善表現時如露出牙齒、毛髮豎立、背部弓起及發出低吼聲等都是已經在警戒的狀態,所以平時若有見到這些警訊,記的一定要馬上將小朋友慢慢帶離現場,避免奔跑或挑釁等動作出現。在狗狗的世界中,牠們的地位是用氣勢及打架中排列出來的,所以家中若是你的地位被狗狗認為比較低時你就可能無法管的動牠,而且也有可能被攻擊的危險存在。

    接下來應該是有小孩的家長們比較擔心及害怕的問題,就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確,在寵物與人之間可共通傳染的疾病大約有200多種(包括野生動物),但在家庭寵物中比較擔心的是體內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鞭蟲及絛蟲等)及體外寄生蟲(包括蝨子、疥癬蟲、壁蝨及跳蚤),黴菌、萊姆病、狂犬病、貓抓熱等疾病,所幸有些疾病平時可以有預防措施,如施打萊姆病疫苗及狂犬病疫苗等,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握ㄧ個原則,就是抱完寵物一定要記的洗手,以免病從口入喔!      

    此外,有許多家長不禁擔心的就是寵物毛髮及過敏的問題。一般而言狗為雙層毛在一根表層長毛下會有數根短絨毛,而通常一個毛孔會長六根以上的毛表層長毛稀疏,為夏毛,秋天脫落;底層短絨毛緊密為冬毛,春天脫落,若主人有較多的時間、耐心,則可飼養長毛品種的狗兒;但須注意要常做毛髮梳理的動作,以防打結。選擇寵物方面,被毛的長短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後高溫多濕,有些長毛或本身屬於寒帶氣候區的犬種較其他一些短毛品種易罹患皮膚方面的疾病,最常見疾病便是急性皮膚炎、黴菌性及細菌性的皮膚感染等等,而季節氣候造成的脫毛也常會造成畜主生活環境上的困擾,或是造成畜主的過敏。此外在日常生活的照顧上,長毛狗必須要經常梳理,按時洗澡,以免因為飲水攝食造成毛髮的汙染,尤其是一些白毛品種的狗,在毛髮上更是需要費心。另外也可以在家中裝置室內空氣濾淨機以及定期使用吸塵器及通風,這樣可以減低室內過敏物質及寵物的毛屑,達到降低過敏的情形發生。

    最後,還是要提醒家長們一些法律小常識,依據動物保護法的規定所謂寵物,乃指犬、貓及其他供玩賞、伴侶之目的而飼養或管領之動物;其飼主是以年滿十五歲者為限,未滿十五歲者飼養動物,以其法定代理人或法定監護人為飼主。若飼養之寵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可以依民法之規定求償,所以要飼養寵物之前,一定要多深思熟慮,千萬不可ㄧ時衝動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yu12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